委外定制基金的监管
一、什么是委外定制基金?
虽然2016年股市开局不顺、债市转头向下,资产荒加剧,但中国基金行业,尤其是公募基金行业的整体规模在这一年继续突飞猛进,这缘于银行积累的资金大量涌入基金行业,并且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名词“委外定制基金”,这一类型的产品在2016年下半年迎来一波前所未有的高潮。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疑似委外定制公募基金的总数量约为633只,资产总规模约为10753.5亿元,其中债券基金占比达八成。
套上“疑似”一词,因为之前监管机构对这类产品并没有明确定义,通俗意义上委外定制基金指通过信托、基金通道形式进行产品合作,通常约定预期年化收益率,将自营资金或理财资金委托给基金、券商、信托和私募等公司投资,也有部分中小银行的委外业务以投资顾问方式操作。
二、委外定制基金的显著特征
这类基金的显著特征是机构持有比例在95%以上,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的增加,导致基金集中赎回风险加大,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由于只能在基金年报和中报才能看到持有比例的情况,因此很多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买到的是一只定制基金,直到机构突然撤走资金、净值出现异动时才知道是委外产品。这种滞后性、不透明性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是机构定制基金饱受争议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委外定制基金的监管
毋庸置疑,银行委外资金的大举入侵影响了公募基金行业的生态,之前以业绩和产品创新驱动规模增长的传统行业格局被打破。
2016年底,来自行业、投资者关于对委外定制基金进行监管的呼声越发高涨,虽然当时仍存在部分问题待解,但大家对委外定制基金的区分监管有利于基金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已达成共识,由此关于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委外定制基金任性发展的措施已纳入监管机构工作进度表上。
2017年3月17日,证监会以下发《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文件的形式,正式开始对委外定制产品进行约束。(注:业界俗称“3.17”新规)
根据《通报》中的规定,在新基金发行中,单一机构新设基金含已获批但尚未成立的基金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超过50%时,将采取封闭式运作,或定期开放且开放周期不少于3个月,并采取发起式运作。
而依据2014年7月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发起式基金是指基金管理人在募集基金时,使用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基金经理等人员资金认购基金的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且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这就意味着,每发行一只单一机构的定制基金,基金公司就得真金白银地掏1000万元并锁定3年。
四、相关参考文献
相关参考文献请点击页面最下部左侧的“阅读原文”查看“中国基金报”2017年03月26日文章《万亿委外基金迎来监管新规:大公司有招 小公司没戏》。
注1:本文摘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编著的《基金》,特别感谢!
注2:本文封面照片取自宋群力朋友圈,特别感谢!
注3:本文将归档在本公众号的“公募基金-基金历程”栏目。
相关阅读: